骨痹案(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李某某、女、46岁、会计。
初诊(2007年10月15日)患者因“左髋部及大腿前侧疼痛2月余,加重2周”入住我科。患者入院诉2+月前因跳舞运动后出现左髋部及大腿前侧疼痛,病情呈进行性加重,曾在西南医院就诊并经ECT检查示:(
治疗方法:针灸治疗:针刺选患侧压痛点及圆形或条索状阳性反应点为主穴,得气后配合温针灸2-4壮;并配以双侧的肾俞、患侧的秩边、环跳、承扶、居髎;针刺采用平补平泻法,配合电针治疗仪疏密波刺激,同时将TDP照射患处,每次20分钟,日1次。推拿治疗:主要采用拿揉法、点按法为主放松左髋部及大腿肌肉,再施以左下肢牵拉法,并被动小范围活动左髋关节;中药外敷:采用我院院内制剂活血膏(药物组成:防风、土鳖虫、狗脊、红花、泽兰、木香、三棱);上海合成制药厂生产的止痛消炎膏(药物组成:独活、生南星、生草乌、皂荚、冰片、北细辛、冬绿釉、硫酸钠、甘油、滑石粉),将两种药膏各取等分混合后在髋部疼痛处贴敷12~24小时,日1次。
二诊(2007年10月20日)患者诉左髋部疼痛及左大腿前侧牵扯痛较前减轻,但左髋部活动仍感不便,跛行,遇寒加重,得热痛减。针刺主穴不变,配合温针灸,配取关元、患侧的髀关、血海、足三里、阳陵泉。中药内服
三诊(2007年10月30日)患者诉左髋部疼痛较前减轻,左大腿前侧牵扯疼痛基本消失,但久行或站立后仍有所加重,卧床休息后减轻。治疗针刺主穴不变,2组配穴每隔三天交替使用,其余方法同前继续治疗。并嘱患者加强患肢适宜功能锻炼,并应做到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遵循主动锻炼为主,被动锻炼为辅,动作由小到大,次数由少到多,逐步增加的原则。方法如下:①立位摆腿法:双手扶住固定物,身体直立,摆动患肢作前屈、后伸、内收、外展运动,反复进行3~5分钟,每日3次。 ②内外旋转法:手扶固定物,单脚略向前外伸,足跟着地,做内旋和外旋动作,反复进行3~5分钟,每日3次。③扶物下蹲法:双手前伸扶住固定物,身体直立,双足分开,与双肩等宽,慢慢下蹲后再起立,反复进行3~5分钟,每日3次。④坐位分合法:坐在椅子上,髋、膝、踝关节各成90度,以足尖、脚跟交替为轴旋转外移到最大限度,然后以足跟为轴心,双膝内收、外展运动。反复进行3~5分钟,每日3次。⑤卧位屈伸法:仰卧,双手置于体侧,双下肢交替屈髋屈膝,使小腿悬于空中,像蹬自行车一样的运动,反复进行3~5分钟,每日3次。⑥蹬车活动法:坐于自行车运动器械上,如蹬自行车行驶一样,每日活动20~30分钟。
四诊(2007年11月20日)患者诉左髋部及大腿前侧疼痛基本消失,左髋部及大腿前侧牵扯疼痛消失,行走活动基本恢复正常而出院,并嘱其继续加强适宜功能锻炼,避风寒,防止外伤。随访1年未复发。
按: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属于中医学“骨痹”病范畴。其病因病机主要为肝肾不足,精髓亏乏,髓减骨枯,骨失滋养;或外力所伤,骨断筋损,气滞血瘀,脉络瘀阻,骨失所养;或外邪入侵,痰湿互结,脉络痹阻,筋骨失养。形成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痰瘀湿浊互结,骨败肉痿的复杂病机,造成股骨头缺血失养而发生坏死。
采用针灸并用,充分发挥了针刺与艾灸的双重作用,在刺激穴位、调激经气的同时,还可使热力透达病变深部,起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祛寒止痛的作用,而且灸疗产生的温热通过刺激皮肤感受器,激发调整神经系统的机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代谢和营养血管神经。实验及临床研究资料证明:温针灸能提高白细胞数,促进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促进抗体形成以增强防御功能。推拿手法在于松解粘连、促进血运、改善功能、减轻疼痛、疏通骨络。通过拿揉、点按手法刺激可引起肌肉的伸展和随后出现的反射性肌肉松弛,使肌肉痉挛得到松解,同时可提高患肢肌肉的兴奋性,促进局部组织新陈代谢,加速血液循环;持续牵拉患肢可改善和修复髋部肌肉的功能,使肌肉维持较好弹性和韧性,增加髋关节间隙及关节的活动度和稳定性。外敷活血消炎止痛膏则可以活血化瘀、消炎止痛,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