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信息
热门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典型医案 > 正文

当前位置:首页 > 典型医案 > 正文

项痹案(神经根型颈椎病)

发布人:郭剑华名中医 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15/4/13 浏览量:

 

项痹案(神经根型颈椎病

易某某,女性,30岁,农民。

初诊(2009728日)患者因“颈项强痛伴右上肢胀痛、麻木1月余,受凉后加重5天”前来我科就诊。主诉平素长期从事体力劳动,因淋雨后颈项强痛伴右上肢胀痛、麻木,又因贪凉而加重。查体:颈项部肌肉紧张,活动受限,颈56椎棘突右侧旁开1.0厘米处压痛明显,并放射至右肩胛骨内侧缘及右前臂外侧,右上肢三角肌轻度萎缩,右肩胛冈下缘凹陷处压痛明显,右肩峰后下缘压痛,右前臂外侧轻微压痛,右臂丛神经牵拉试验(+),椎间孔挤压试验(+),颈椎MRI检查显示:颈5-6椎间盘突出。中医诊断:项痹病(风寒湿阻);西医诊断: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给予我院院内制剂颈舒胶囊内服,每次四粒,日三次;并针刺风池、颈部阿是穴、右肩髃、曲池、外关、后溪,采用捻转泻法,得气后配合电针连续波密波刺激;再配合颈肩部及右上肢滚、揉、分推、弹拨及颈椎旋提整复等手法,日一次。

二诊(200985日)患者诉经以上方法治疗1周后,颈痛及右上肢胀痛、麻木较前有所减轻,未诉特殊不适。继续以上方法治疗,并配合颈椎牵引,每次20分钟,每日1次,同时配合颈椎康复操适宜锻炼。

三诊(2009812日)患者经两周治疗后颈痛基本消失,右上肢胀痛较轻微,但右手指麻木仍存在。继续以上方法治疗,针刺颈5-6夹脊穴、右天宗、肩髃、曲池、后溪,采用平补平泻法,得气后配合电针疏密波刺激;再配合颈椎推拿手法及颈椎牵引,日一次,同时加强颈椎康复操锻炼。

四诊(2009818日)患者经以上方法治疗20次后颈项强痛伴右上肢胀痛麻木症状基本消失。续前方法巩固治疗5次后痊愈出院。随访半年未复发。

按: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好发于长期低头工作或工作时经常向某一方向转动的人。中医学为“项痹”。老师通过长期临床总结出导致颈椎病的中医病因病机主要是寒、痰、瘀、虚四者杂合致病,以虚为本,寒痰为标,瘀血贯穿病之始终,并针对本病本虚标实的病理特点,将经验方颈舒汤采用现代技术提取新工艺制成颈舒胶囊,治疗此病取得满意疗效。本胶囊药物组成有《伤寒论》的桂枝加葛根汤去姜枣以解肌舒筋;苓桂术甘汤以健脾化湿、温化痰饮;芍药甘草汤以柔肝舒筋、缓急止痛;《内外伤辨感论》的当归补血汤以补气生血;加以狗脊以补益肝肾、强筋壮骨;加以全虫以收剔经络、活血祛瘀;诸药合用,共奏祛风寒、化痰湿、补气血、益肝肾、活瘀血、通经络之功效。现代中药药理研究表明,颈舒胶囊中黄芪、当归、全虫、狗脊可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液粘度、抑制血小板聚集;桂枝、茯苓、白术可降血脂、增加动脉弹性;葛根、白芍、甘草可缓解血管及肌肉痉挛、改善血液循环等。在活血化瘀药中加入祛风散寒除湿化痰药,对炎症反应表现的毛细血管渗透性亢进、组织液渗出、局部肿胀均有显著的效果。

针刺配合电针作用机理在于疏经通络、调和气血,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现代研究证实针灸具有改善软组织的血液循环,消除炎性介质,抑制伤害性信息的传导,缓解肌痉挛,减轻或消除炎症、水肿的作用。此外,针刺还可通过促进外周炎性组织阿片肽的释放而发挥免疫调控作用,如β-内啡肽可增加单核细胞的趋化性,使NK细胞活性增加,起到消炎镇痛作用。同时配合推拿、颈椎旋提整复手法及颈椎牵引可调整脊柱顺应性,松解肌痉挛;改变增生物、突出物与周围组织的位置,减轻或解除压迫;矫正小关节错位及滑膜嵌顿;松解粘连,促进炎症水肿的吸收;并达到镇痛及提高组织痛阈的作用。

老师要求在治疗中应注意:在进行手法治疗时,首先应让患者处于较舒适的体位,要诱导患者心情和肢体处于完全放松或比较放松的境界。我们在临床中十分反对重手法推拿,重手法推拿不但容易损伤椎旁软组织,加重炎症的发生;同时在未放松的情况下盲目地操作颈椎的牵拉、旋转、推扳等手法,容易造成横突上的肌肉附着点撕裂伤,环枢椎半脱位,甚至造成颈髓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