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病
发布人:郭剑华名中医 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19/9/26 浏览量:
王某,女,47岁,因“腰臀部疼痛3年,耳鸣1月,加重10天”就诊。 患者三年前无明显诱因感腰臀部疼痛,酸软无力,劳累及受凉时明显,休息后可缓解,未重视,也未曾给予特殊处理,1月前出现双侧耳鸣伴听力下降,遂至重庆市万盛经开区人民医院五官科就诊,行耳镜检查,提示:未见异常。未给予任何治疗。近10天患者劳累后出现腰部、臀部酸痛,双下肢酸软无力,耳鸣增强伴听力下降,并见双眼干涩,失眠多梦,头晕,口干,纳差,渴不欲饮,大小便正常,夜间症状明显。
现症见患者精神状态差,诉腰部、臀部酸痛,双下肢酸软无力,耳鸣增强伴听力下降,双眼干涩,失眠多梦,头晕,口干,纳差,严重影响正常生活。查体:腰部肌肉紧张、僵硬,腰椎生理弧度正常,腰椎各椎体及棘突旁开1.5cm处压痛(+++),以腰4-5处为甚,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4"字试验(-)。舌红少苔,脉细数。
中医诊断:腰痛病,耳鸣病(肝肾阴虚)
治则:滋补肝肾,潜阳聪耳
处方:耳聋左慈丸加减
石菖蒲12g 磁石15g 山茱萸12g 山药30g
牡丹皮12g 生地15g 泽泻15g 枸杞15g
菊花10g 石斛15g 栀子10g
用法:三剂,水煎服,两日一剂,早晚分服。忌:辛辣冷饮。
针灸治疗:针刺双侧肝俞、肾俞穴、三阴交、听宫,患者俯卧位,暴露腰部及下肢,运用0.35*75mm一次性针灸针针刺双侧肝俞、肾俞穴、三阴交,听宫,得气后行急速捻转,使得气后留针30分钟,隔10分钟平补平泻手法行针一次,术后患者即感腰痛明显减轻,耳鸣声降低,精神状态逐渐恢复。
二诊,患者诉腰部、臀部酸痛及双下肢酸软无力症状消失,活动灵活,走路有劲,耳鸣声减轻,只有夜间最安静时才有一点。听力恢复,双眼精明,夜间睡眠好,无头晕,口不干,饮食可,说明诊断明确,疗效确切,继续原方案巩固治疗,给予原方两副。
按:患者主要不适为腰部、臀部酸痛,双下肢酸软无力,耳鸣。耳镜检查无器质上病变。中医诊病讲求整体观念,辩证论治。并非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四诊合参:腰部、臀部酸痛,双下肢酸软无力,耳鸣,听力下降,双眼干涩,失眠多梦,头晕,口干,纳差,舌红少苔,脉细数。如《内经》认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女子六七以后,男子六八后,肾气开始衰弱。又据中医脏腑学说,肝在五行属性中属木,肾属水,木”要靠水滋养,在人体中二脏均位于下部,共同构成下焦的重要部分,且功能上关系密切,在许多时候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发生虚证也常常是“肝肾俱虚”。肝阴与肾阴互相滋生充养,盛则同盛,衰则同衰。在病理情况下,肾阴不足常可导致肝阴亏损:肝阴不足也会使肾阴亏损。阴虚则虚热内生,所以肝肾阴虚证,以阴液(精、血)亏损,阴虚内热,虚火内扰为其病变特点。肝肾阴虚证以头晕、眼花、耳鸣、腰膝酸软等为常见的证候。方中石菖蒲醒神开窍,磁石平肝潜阳,生地滋阴益肾;山茱萸、山药、枸杞补肝肾;菊花平肝疏肝;牡丹皮清泄肝火,防山茱萸之温过;泽泻清涌浊。栀子祛虚热除烦,石斛滋阴。诸药共奏滋肾平肝之功。
针刺双侧肝俞、肾俞穴补益肝肾、三阴交调肝补肾、安神。听宫治疗耳部的各种疾患,尤其是治疗阴虚火旺导致的耳鸣。平补平泻,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