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信息
热门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论著 > 正文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论著 > 正文

谈《内经》中的摄生观

发布人:郭剑华名中医 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21/1/8 浏览量:

“摄生”的原始意义为“保持生命”,所论述的内容为保养身体的法则。“摄生”理论的产生,是古人在“天人相应,神形合一”的整体观思想指导下,在认识疾病致病因素的基础上,经过经验逐步积累并加以总结而成。

《内经》不少篇幅中记载着许多有关摄生方面的论述,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一、注重精神的调摄

精神的调摄在《内经》的摄生观中有其丰富的内容。《素问·上古天真论》要求做到“恬澹虚无”早已认识到保持思想活动正常和精神的愉快,情绪的稳定,才能达到“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目的。思想不会有过多负担和分外的要求,心地光明磊落,没有不必要的顾忌,“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就能“形劳而不倦”。注重精神的调摄,促进体力的健全,方能祛病延年。这种理论指导,不但古代有用,即使现代乃至将来都适用,值得我们去珍惜。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指出注重内在精神活动,还必须与外在的环境相适应。春、夏、秋、冬四季的精神保养必须与气候和环境的变化相适应,这也是“法于阴阳”的具体方法。如春三月要“生而勿杀,予而勿夺 ,尝而勿罚”,要求思想意识同春天的气候一样,活泼而充满生机;夏三月是万物茂盛秀丽的时令,精神要做到“无厌于日,但志无怒”,心畅气和,精气充沛,象万物生长一样秀丽而坚实;秋三月,天高气爽,草木萧条,气候由热转凉,也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思想意识安宁清静,注意收敛神气;冬三月,水因寒而结冰,地因寒而开裂,万物生机潜伏,大地显示出阳气潜藏景象,要注意保存阳气。《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风者,百病之始也,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此因时之序也。”它明确的告诉人们,思想活动与体力劳动要随气候的变化而调节和适应,注重精神的保养,是保持身体健康,预防疾病的关键。

二、加强体格的锻炼

在《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有“和于术数”的摄生方法。“和于术数”看似简单的一句话,但意寓深长,它包括了许多锻炼身体,增强体格的方法。如在《素问·异法方宜论》中所提到的“导引”之术,这是通过调整呼吸和运动肢体来达到增强体格,以抵御邪气侵袭的目的。《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出“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也属于摄生保健、延年益寿的导引方法。在《素问·刺法论》中所叙述的治疗肾有久病的“嚥气吞津”法等内容,启发后世医家发展了气功学,太极拳等体格锻炼的方法,这些体格锻炼的方法可以达到“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目的。

三、重视调节饮食起居

在《内经》中有关摄生的论述,对饮食起居的调节非常重视。《素问·上古天真论》说:“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饮食的节制,作息的合理,不无故消耗精力,使人形神合一,方能精神饱满,身体健康,长寿延年。同时还告诫人们“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遂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对于这些违背正常生活规律,图一时快活的人,其最终结果是真元散失,精液枯竭,过早衰老。古人还认识到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饮食的宜忌对疾病的治疗、康复和预后都有非常大的影响。

《素问·生气通天论》特别提出。饮食不仅做到有节制,而且还要注意饮食五味的摄取和五味的调合,如果过食或偏嗜酸、咸、甘、苦、辛对人有极大的危害。《素问·四气调神论》还提出起居摄生方面要做到春季要夜卧早起,夏季要晚卧早起,秋季要早卧早起,冬季要早卧晚起的“法于阴阳”具体方法。也提醒人们春夏要保养阳气,秋冬要保养阴气。如果违背这一原则,其后果是摧残本元,破坏真气,衰老死亡。

四、倡导劳作养生

倡导劳作也是《内经》摄生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素问·宣明五气论》中提出不仅日常生活要有规律,还应做到很好调节。生活劳作过度,最易损伤人体的健康。如“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站伤骨,久行伤筋”之五劳所伤。在《素问·上古天真论》中“不妄作劳”就是说不要去过度的劳作,过度的劳作会消耗精气,形神不能统一,也能加快早衰产生诸多病症,不能尽终其天年。

五、适应气候及周围环境的变化

《素问·四气调神论》说:“贼风数至,暴雨数起,天地四时不相符,与道相失,则未央绝灭。唯圣人从之,故身无奇病,万物不失,生气不绝”。说明平时应注意天气的变化,注重身体的调养以及对环境的适应,是预防疾病、保持身体健康的有效措施。

《素问·四气调神论》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始终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充分说明四时阴阳的变化,是万物生长、收藏、发展的根本,做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适应和协调四时气候变化,只有懂得这一套道理,就不会发生疾病,如果违背它就会发生灾害。《素问·生气通天论》又提出“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说明人在适应自然变化时,不仅做到顺应四时之序,即使一日之中有早晨和日落的变化,也要知道去适应和调整。周围环境的变化对身体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只要有适应这种变化的能力,才能维持身体的健康。这在养生方面较之“法于阴阳”、“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就更加细致了。

六、固护肾中精气

《内经》非常重视固护肾中精气,在《素问·上古天真论》中,用很长的文字系统的描述了肾中精气与人体生长状态、生命过程的密切关系。《素问·上古天真论》“帝曰:人年老而无子者,材力尽耶?将天数然也?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葵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写,令五脏皆衰,筋骨解坠,天葵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它揭示了身体能否强健,寿命能否延长,生殖功能能否旺盛,主要取决于肾中精气是否充盈,提示了养生要注意固护肾中的精气,从而也揭示了中医摄生观的生理基础—肾中精气,为后世医家创立补肾防衰老方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有关肾藏精,主持人体的生长发育与生殖以及肾气和骨、齿、发的关系的描述,已成为脏象学说的重要内容。

七、主张未病先防

《内经》有“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的名言。说明人体的正气是预防和抵御邪气的主要因素,其中包含有许多防病养生、抵御外邪的内容。《素问·四时调神论》有“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知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以比拟的手法,生动形象的论述了未病先防的重要性,提出了治未病的重要原则,就是将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这就是中医学的生命力之所在,现已成为中国预防医学的座右铭。

《百病始生论》中,最为精彩的文字,是对人体发病这一矛盾现象的深刻认识“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这种观点意在说明,凡疾病的形成,必定要虚邪之气与人素虚的形体,两虚相遇,才能侵犯人体而发生疾病,使我们体会到摄生可以达到预防疾病的效果。

古代的摄生方法与现代“预防为主”的精神基本一致,这些摄生的方法,不仅指导着那个年代人们的摄生防病,就是在现在也有非常高的学术价值。如果我们有强壮的肌体,正常的心理活动,充沛的精力和对环境对气候有很好的适应、调节能力,就能达到身心健康,抗衰防病,益寿延年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