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信息
热门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论著 > 正文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论著 > 正文

芍药甘草汤加味在软伤痛症中的应用

发布人:郭剑华名中医 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21/1/8 浏览量:

芍药甘草汤是《伤寒论》方,本方原为误汗亡阳,阳复后之脚挛急症而设。我们在临床中运用此方加味治疗软伤痛症,收到较佳疗效,现举例于后:

1.急性腰扭伤

朱某某,男性,29岁,于2002518日就诊。诉:因弯腰搬重物时用力不慎致腰部发生疼痛,以左侧腰骶部持续性剧痛为甚,行走困难,咳嗽时疼痛加重。查:腰骶部肌肉紧张,左侧骶棘肌压痛及髂后上嵴处压痛,无明显放射痛,腰椎向左侧弯。直腿抬高试验(±),双下肢无压痛,舌苔薄白,质淡红,舌下有少许淤点,脉弦涩。X片示:未见明显骨折征象。诊断为急性要扭伤。辨证:筋脉受损,血淤气滞。治则:活血止痛,舒筋通络。处方:芍药30克、甘草10克、川断15克、当归15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三七10克。水煎服,日1剂,分3次服,经服6剂后症状消失。

按:本病好发于青壮年,多由弯腰提取重物用力过猛或弯腰转身突然闪扭,致使腰部肌肉强烈的收缩,而引起腰部肌肉和筋膜受到过度牵拉、扭转、甚至撕裂所致,属中医“伤筋”范畴。《景岳全书》云:“凡跌扑伤而腰痛者,此伤在筋骨,而血脉淤滞也。”其病机为:筋脉损伤,血脉瘀滞,气机不通,不通则痛。治疗以芍药甘草汤加当归、川断活血理气、缓急止痛,配桃仁、红花、三七以加强活血化淤、舒筋通络之功,诸药合用达到活血通络,解痉止痛的目的。

2.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黄某,男性,38岁,于200293日就诊。诉:因扭伤致腰痛伴左下肢后外侧牵扯痛3天,行走困难,久站久坐后症状加重,卧床休息减轻。查:腰部肌肉呈板状,腰椎生理曲度消失,脊柱侧弯,腰45椎棘突左侧旁开1.0厘米处压痛(++),并放射至左小腿后外侧,左臀部环跳穴压痛(+),左小腿腓肠肌压痛(+),直腿抬高试验左30度、右80度,其加强试验(+),屈颈试验(+),舌苔薄白,舌边尖有紫色瘀点,脉弦涩。CT示:腰45椎椎间盘向左后方突出,硬膜囊受压。诊断为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辩证:筋脉损伤,血瘀气滞。治则:活血通络、缓痉镇痛。处方:芍药30克、甘草10克、制川乌10克(先煎60分钟)、细辛3克、川芎10克、杜仲15克、丹参10克、桑寄生15克、茯苓20克。水煎服,日1剂,分3次服,经服16剂后症状消失。

按: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在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的基础上,由于急性损伤或慢性劳损,受凉等原因,使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一则压迫神经根及脊髓,使神经根内循环障碍、淤滞,出现缺血、缺氧状态;二则释放出糖蛋白、组织胺等炎性物质,导致神经根无菌性炎症。本病为急性损伤所致,其病理变化为后者。我们用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本症,可降低血粘度,改善微循环,抑制免疫反应,同时可利水消肿,抗炎解痉,以加速炎性物质的吸收与代谢,消除无菌性炎症,从而消除或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和刺激。

3.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韩某、女性、42岁、2002910日就诊。诉:左侧腰部酸胀痛2月,尤以腰部过伸过屈时疼痛明显,久站久坐后加重,双膝酸软,倦怠乏力,头晕耳鸣。查:左腰部肌肉较紧张,左侧第三腰椎横突肥大,有明显压痛,深压时疼痛放射至左臀部,左下肢无压痛,直腿抬高试验(-),舌苔薄白,质红,脉细。X片示:腰三椎左侧横突尖端肥大,其余无异常。诊断为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辩证:肝肾亏损,气血虚弱。治则:补肝益肾,调理气血。处方:白芍30克、甘草10克、骨碎补10克、杜仲15克、枸杞15克、当归15克、黄芪30克。水煎服,日1剂,分3次服,经服12剂后症状消失。   

按:第三腰椎椎体是腰椎前凸的顶部、躯体活动的枢纽、腰椎活动的中心。第三腰椎横突不同于第一、二腰椎横突有肋骨和第四、五腰椎横突有髂骨保护,第三腰椎横突过长,其尖部有许多肌肉和筋膜附着,当躯干的活动超出常规时引起这些肌肉与筋膜紧张、收缩。如果张力过大易出现肌肉和筋膜的撕裂,局部组织渗出、充血,出现无菌性炎症。中医学认为本病为“腰痛”范畴,多因腰部急性损伤或慢性劳损或复感风寒湿邪而引起。结合本症,用芍药甘草汤加味,以补益肝肾、调和气血、舒筋止痛,通过诸药的协同作用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消除无菌性炎症,达到止痛的目的。

4.神经根型颈椎病

江某某,男性,45岁,于2003720日就诊。诉:受凉后颈项强痛伴左上肢胀痛1月余,每因天气变化症状加重,常感颈肩部冷痛、手指发麻。查:颈项肌肉紧张,颈45椎棘突左侧旁开0.5厘米处压痛(+),并放射至左上肢,左肩部及左上肢无明显压痛,左臂丛神经牵拉试验(+),舌苔厚腻,质淡,脉弦紧。X片示:颈椎生理曲度消失,颈45椎体前后缘唇样骨质增生,颈4~5椎间孔相对变小。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辩证:风寒湿外侵,经脉凝滞。治则:散寒止痛,活血通络。处方:白芍30克、甘草10克、葛根15克、桂枝10克、羌活10克、全虫3克(研末吞服)、细辛3克、丹参15克、当归15克。水煎服,日1剂,分3次服,经服15剂后症状消失。

按:神经根型颈椎病属于中医的“痹症”范畴。现代医学认为由于颈椎及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周围组织出现局部充血、水肿,造成相应神经根直接或间接受压,加上炎症刺激而产生疼痛。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肝肾不足、风寒湿邪乘虚侵袭颈部,阻滞局部气机,出现气滞血淤、经络痹阻而发病。芍药甘草汤加味方中白芍、葛根、桂枝升津舒经、解肌祛风;羌活、细辛则辛散善走,能祛在表之风寒,又可化在里之湿邪,尤其对上肢疼痛、肌肉麻木有奇效;丹参可活血疏经通络;全虫辛咸搜风通络,改善微循环。诸药合用共达散寒止痛,活血通络之功。

5.肩关节周围炎

周某、女性、48岁,20031115日就诊。诉:右肩部疼痛伴活动受限25天,夜间疼痛较甚,遇冷加重,得热则减。查:右肩部未见明显肿胀,右肩前、外侧压痛明显,右肩关节活动度:上举110度、外展90度、后伸10度、内收20度,舌淡苔白,脉弦紧。X片示:右肩部未见异常。诊断为右肩关节周围炎。辩证:寒凝经脉,经络痹阻。治则:温经通络,散寒止痛。处方:白芍30克、甘草10克、桑枝15克、羌活10克、防风10克、姜黄10克、当归15克、川芎10克。水煎服,日1剂,分3次服,同时嘱患者加强患肢功能锻炼,经服12剂后症状明显减轻。

按:中医学认为,肩关节周围炎是由肝肾亏虚、气血不足、血不荣筋为内因;复有风寒湿邪侵袭为外因。二因相互作用致气血运行不畅,凝滞肩部而发病。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由于人到中老年,体内脏腑功能逐渐衰竭,内分泌失调,加上工作、劳动等对肩部造成的劳损积累,或骤受创伤,肩关节活动受限,其周围组织发生无菌性炎症而造成粘连,出现疼痛、功能障碍。我们药用白芍、甘草养血敛阴、益气补脾、缓急止痛;配以防风、羌活祛风解表除湿、散寒止痛;桑枝温通上肢经络而除痹痛;配姜黄散风寒、行气血、通经络;当归、川芎以活血散瘀、行气止痛。诸药合用并配合患者主动及被动功能锻炼,使疼痛解除,功能恢复。

6.肋间神经痛

邱某,男性,38岁,于20031225日就诊。诉:背部撞伤后遗右肋间部阵发性灼痛10天,深吸气、咳嗽时症状加重。查:背部及胸肋部无明显肿胀,无皮肤裂伤,胸456椎棘突及其棘突右侧压痛,右侧肋间部压痛,压颈试验(+),舌苔薄白,质淡,脉弦涩。X片示:胸椎及肋骨未见骨折征象。诊断为右肋间神经痛。辩证:胸肋挫闪,气滞血瘀。治则:疏肝理气、通络止痛。处方:白芍30克、甘草10克、元胡10克、柴胡10克、枳壳15克、香附10克。水煎服,日1剂,分3次服,经服5剂后症状消失。

按:本病属中医的“胁痛”范畴,因胸肋挫闪、筋脉损伤、淤血内积而发病。现代医学认为因外伤致胸脊神经、肋间神经受损或刺激而引起的继发性胸部肋间或腹部呈带状区疼痛的综合征。方中芍药、甘草缓急止痛;配以柴胡、枳壳疏肝理气;加元胡、香附以活血理气、通络止痛,诸药合用共达解除疼痛之功效。

7.体会

软伤痛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主要是由急性损伤和慢性积累性损伤造成,致使肌肉、韧带、筋膜、肌腱、滑膜、关节囊等组织以及周围神经、血管的不同情况的损伤,损伤后的组织在结构上形成破损,出现局部出血、肿胀、渗出、增生,导致组织局部缺血、缺氧、变性,使组织内毛细血管增生、扩张、淤滞,产生无菌性炎症。中医学对这些病理变化的认识也较丰富,有一定的记载,并认为是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导致气滞不煦、血壅不濡、津液涩渗等出现疼痛,总以“不通则痛”为概括。我们临床采用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软伤痛症取得较佳疗效,方中芍药益阴和营,甘草补中缓急,二药合用能柔肝舒筋,缓急止痛,敛津液,养阴血。通过药理学试验表明,芍药中的芍药甙及甘草中的甘草甜素合用,能达到协同增效效果,特别针对神经痛、肌肉痛、肌痉挛等有明显的抗炎、镇痛、解痉作用,再加之临床辩证施药,共同达到治疗软伤痛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