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颈椎退行性疾病,以中老年发病率较高。我在南非共和国从事中医针灸临床多年,现将2003年~2004年两年间,采用家传的郭氏砭木治疗63例颈椎病,收到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病症诊断标准,将颈椎病分为5型。①颈型:枕颈部痛,颈活动受限,颈肌僵硬,有相应压痛点。X线片示:颈椎生理弧度在病变节段改变;②神经根型:颈痛伴上肢放射痛,颈后伸时加重,受压神经根皮肤节段分布区感觉减弱,腱反射异常,肌萎缩,肌力减退,颈活动受限,牵拉试验、压头试验阳性。颈椎X线片示:椎体增生,钩椎关节增生明显,椎间隙变窄,椎间孔变小。CT可见椎体后赘生物及神经根管变窄;③椎动脉型:头痛、眩晕、耳鸣、耳聋、视物不清,有体位性猝倒,颈椎侧弯后伸时,症状加重。X线片示:横突间距变小,钩椎关节增生。CT检查可显示左右横突孔大小不对称,一侧相对狭窄。椎动脉造影可见椎动脉迂曲、变细或完全梗阻;④交感神经型:眼睑无力,视力模糊,瞳孔扩大,眼窝胀痛,流泪,头痛,偏头痛,头晕,枕颈痛,心动过速或过缓,心前区痛,血压增高,四肢凉或手指发红发热,一侧肢体多汗或少汗等。X线片见钩椎增生,椎间孔变狭窄,颈椎生理弧度改变或有不同程度错位。椎动脉造影有受压现象;⑤脊髓型:早期下肢发紧,行走不稳,如覆沙滩,晚期一侧下肢或四肢瘫痪,二便失禁或尿潴留。受压脊髓节段以下感觉障碍,肌张力增高,反射亢进,锥体束征阳性。X线片示:椎间隙狭窄,椎体后缘增生较严重并突入椎管。CT、MRI检查示:椎管变窄,椎体后缘增生物或椎间盘膨出压迫脊髓。
脊髓型颈椎病嘱其早期手术,不纳入砭木治疗范围。
63例患者中,颈型6例,神经根型26例,椎动脉型22例,交感神经型3例,混合型(两型或两型以上症状同时出现)6例。男性27例,女性36例。年龄在20~30岁6例,31~40岁11例,41~50岁32例,51岁以上14例。63例均为门诊病人。
2、治疗方法
63例均以砭木治疗,其中8例配合颈椎牵引,6例配合电针。操作方法:先用蛋式砭木在颈椎两侧胸锁乳突肌、颈肌从上至下反复滚揉2~3分钟,再滚揉双侧斜方肌2~3分钟;用十字砭木小头在颈部华佗夹脊穴施以剔筋法,在颈部阳性反应点施以点穴法、通经法共1~3分钟;用双滚式砭木在颈肩背部施以滚推法1~3分钟;最后用大小头槌式砭木的大头拍打肩背部1~2分钟,用小头在上肢部从上至下叩击三阳经1~3分钟。在施术过程中,应视其患者的病情和体质施以平补平泻法或补法,忌重刺激。以上方法每日治疗1次,7次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2天。对神经根型颈椎病隔3~4日用十字砭木刮痧头在颈椎两侧从上至下,再从大椎向两侧斜方肌施以刮痧法1~2分钟。63例患者中最少治疗5次,最多治疗28次,平均23次。
3、疗效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病症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原有各型病症消失,肌力正常,颈、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 好转:原有各型症状减轻,颈、肩背疼痛减轻,颈、肢体功能改善。 未愈:症状无改善。
4、治疗结果
63例中治愈38例,占60.3%;好转18例,占28.5%;未愈7例,占11.2%。总有效率88.8%。未愈7例患者中,交感神经型2例,椎动脉型1例,混合型4例。
5、典型病例
约尼,男性,52岁,律师职业。主诉:颈部不适,头痛眩晕,心悸,恶心,行走发飘5个月,近2月出现左前臂酸痛及左小指、无名指麻木感。查:颈4~5椎体左侧有约1.5cm长的一条索状硬结,压痛,头前屈和后仰时症状明显加重,烦躁,失眠,左臂从神经牵拉试验阳性。X线片示:颈椎生理曲度稍反向,第3颈椎椎体轻度失稳,颈4~5椎间隙变窄。脑血流图示:椎基底动脉中轻度供血不足。诊断:颈椎病(混合型)。施以砭木治疗17次,配合电针5次,病痊愈。随访半年未复发。
6、体会
郭氏砭木疗法是以中医脏腑学说中的十二经脉理论、十二经皮部理论、经筋学说理论为指导,融汇针刺、推拿、刮痧、点穴、拍打、膏摩、温熨等法于一炉,是一种比较独特的治疗方法。用此法治疗颈椎病,操作方便,容易掌握,特别在国外,患者对此种治疗方法有新鲜感和大多数患者愿意接受治疗的优点。只要做到操作方法正确,有一定的使用技巧,病人会告知力量能渗透到病变部位,皮肤也不会出现疼痛和不适感。每次治疗后,患者会有明显的舒适感,普遍反映症状减轻或消失,睡眠有较大改善。这种治疗方法具有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理筋整复、松粘解痉的作用。在施术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及病情的轻重灵活施以补泻。砭木治疗与推拿手法治疗相比,砭木更具阳刚之力,应避免重刺激和粗暴施术,以免重伤软组织而加重病情,只要施术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执行,就不会重伤软组织而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