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信息
热门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论著 > 正文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论著 > 正文

郭剑华运用针刺补泻治疗软伤疾病经验

发布人:郭剑华名中医 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21/1/8 浏览量:

针刺补泻法是根据《灵枢·经脉》所载: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的原则而确立的,以补虚泻实为目的的两类不同针灸法。软伤科疾病同样有虚实之分,只要辨证清楚,手法得当,运用针刺补泻手法于软伤治疗中,往往可以取得神奇的效果。

郭剑华老师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将针刺补泻手法灵活运用于软伤科疾病治疗中,取得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介绍如下:

补泻兼施,先泻后补

对虚实夹杂,正虚邪盛的患者,使用补泻兼施,先泻后补的方法:准确取穴后,迅速进针,插至一定程度,患者出现酸胀或循经传导感觉时,即将针尖抵住该点,名曰守气,然后反复重提轻插,由深至浅,即动而伸之的手法,徐徐提至浅层,留针15分钟,每隔5分钟应用捻转补法行针一次,出针时揉按针孔。

病例:李某,男,45岁,2003326日初诊。主诉:腰痛伴左下肢牵扯痛半年。患者于半年前由于搬抬重物导致腰部扭伤疼痛,伴左下肢牵扯痛,不能坐立,经内服消炎止痛药及腰部推拿后,疼痛略见好转,仍时有发作。半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复发腰痛及左下肢牵扯痛,经药物及腰部推拿治疗无效,遂请郭老师诊治。查体:腰部肌肉板结状,L4-5棘突左侧旁开1.0cm 处压痛,左直腿抬高试验(+),屈颈实验(+)“4”字试验(+)。做腰部CT示: L5-S1椎间盘膨出,郭老师给予补泻兼施,先泻后补的方法,取穴大肠俞、关元俞、环跳、殷门,针10次患者症状基本消失,巩固治疗一周后痊愈出院,随访半年未复发。

按:郭老师认为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大多数患者病程较长,病因往往错综复杂,有感受风寒湿邪,有气滞血瘀,有肾亏体虚,导致腰腿筋脉受阻,气血运行不畅,无以濡养筋脉,因而发生腰痛。久病多虚、多瘀,体虚邪盛,故在治疗上要补泻兼施。《针灸大·南丰李氏补泻》指出:补者从卫取气,宜轻浅而针,从其卫气随之于后而济益其虚也。泻则从营弃置其气,宜重深而刺,取其营气迎之于前而泻。郭老师先泻后补法正是体现了由重深到轻浅,从营到卫的补泻兼施的道理。先祛除其气滞血瘀之邪,再补其肾亏体虚之瘀。以达到邪去正盛的目的。

掌握针刺补泻的程度

郭老师强调:针刺补泻还要掌握一定的度,对同样的症状,同样应用泻法,如果没有准确的辨证,掌握合适的轻重、深浅度,有时会适得其反。元·滑寿《难经本义》指出营为阴,卫为阳,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各有所浅深也,用针之道亦然。针阳,必卧针而刺之者,以阳气轻浮,过之恐伤于营也。刺阴者,先以左手按所刺之穴,良久,令气散乃内针,不然,则伤卫气也。说明针刺的深与浅,不仅作用不同,手法操作亦相异。轻重程度也同样重要,如坐骨神经痛,由于单纯性坐骨神经炎大多正实邪实,用强刺激的泻法,重泻则痛止;如系椎间盘突出日久压迫坐骨神经之疼痛,因正虚邪实,虽手法不重,而已产生泻法的效用,往往稍重刺即正气受伤而疼痛增剧。

病例:齐某,5岁,2003612日初诊,主诉:因早晨起床时,在床上跑跳,受到家长责骂后,突发斜颈,头向右侧转80o,可由外力将头扶正,但失去外力后头又复原,胸锁乳突肌增粗痉挛,局部无明显压痛。郭主任选取患测风池、肩井两穴,以1寸针,迅速刺入两穴约0.5分,不得过深,轻轻捻转,用隐力迅速上提,反复操作3次,由深及钱,出针后,不按压针孔。治疗1次显效,3次痊愈,随访1月未复发。

按:患者小儿,阳气盛,活泼好动,受家长责骂后,肝气郁结,疏泻失职,导致颈部筋脉拘急孪缩,发为斜颈。病属足厥阴肝经,因其起病急,病势轻浅,病位属阳,故选取与之相表里的足少阳胆经经穴,应局部取穴的原则,选取胆经腧穴风池、肩井,以针刺泻法,浅刺其卫阳,以轻柔的手法,疏经通络,疏肝理气,使气机得畅,则其胸锁乳突肌痉挛消失,斜颈逐渐恢复。

善于运用针刺补法

软伤科疾病大多虚证不明显,临床实践中,许多医生喜欢用泻法和平补平泻手法,郭老师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出软伤疾病病程较长,久病多虚、多瘀的观点,应用针刺针刺补法于临床,每多效验。

病例:罗某,女,62岁,2003618日初诊。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昏眩晕,项强,严重时伴恶心呕吐,行走不稳,他院医生以美尼尔氏综合征治疗,症状有所减轻,一月前,患者头部眩晕加重,伴项强,恶心,呕吐,耳鸣,复摄CT片示:C3-4C4-5C5-6间盘膨出,经输液、针灸等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变,遂请郭老师诊治,入院时,患者头昏,眩晕,项强,左耳连续鸣响,声调低沉,时轻时重,听力下降,舌苔薄,脉细。查体颈部肌肉略僵硬,功能活动正常,旋颈征(+)。郭老师取穴百会、内关、大椎、三阴交,准确取穴后,沿经循按推引,促其气至,进针后,在浅层侯气,出现针下沉紧,便可运用推而内之的手法,先浅后深,用隐力将针徐徐推进,约纳入12分,一般就会有酸胀感,再慢慢纳至一定深度,患者会有热胀感。留针15分钟后缓慢出针,按揉针孔。以上手法针10次头部项强、眩晕明显减轻,20次耳鸣渐消,随访半年未复发。

按:该患者为颈椎病的动脉型,主要表现为项强、眩晕和耳鸣,耳鸣者,非实则虚,眩晕则无虚不成眩,结合症状及舌诊脉象,可以辨证为心脾两虚型,心主血脉,脾主统血,心脾两虚,耳失其所养,故而出现耳鸣耳聋,脾主生清,头为清窍,脾气虚弱,头失所养,故而项强、眩晕,给予针刺百会、大椎、内关、三阴交以益气、健脾、宁心安神,祛除项强、头晕耳鸣等症状。

《素问·调经论》中有:百病之生,皆有虚实 《灵枢·九针十二原》又言:虚实之要,九针最妙补泻之时,以针为之。 针刺补泻直接影响治疗效果,故历来医家对补泻手法尤为重视。郭老师认为针灸治疗学中补虚泻实的含义不仅仅是指针刺手法、穴位特性,更核心的内涵是辨证施治,要准确判断疾病的寒热虚实,熟悉脏腑经络腧穴功效灵活运用针刺补泻手法,邪气有余的实证,当用泻法,正气不足的虚证,当用补法。准确的取穴配方,恰当的操作方法,方可起沉疴于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