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信息
热门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论著 > 正文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论著 > 正文

肩周炎的针灸治疗体会

发布人:郭剑华名中医 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21/5/13 浏览量:

肩周炎全名为肩关节周围炎,是肩关节周围肌肉、肌腱、韧带、滑囊、关节囊等软组织损伤、退变而引起的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一种慢性无菌性炎症。是一种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的临床常见病。好发于50岁左右人群,且女性多于男性,多见于体力劳动者,故本病又称“五十肩”。本病可引起软组织广泛粘连,主要表现为肩关节周围疼痛、各个方向主动和被动活动度降低,影像学检查除骨量减少外无明显异常疾患,特别是患侧肩臂外展外旋、后伸时明显受限,日久可见肩部肌肉萎缩。

肩关节是人体活动度最大的关节,可完成较复杂的大范围的活动,可以前屈、后伸、旋前、旋后、内收、外展等运动。肩关节由锁骨、肱骨及肩胛骨构成,连接以盂肱韧带、喙肩韧带、喙锁韧带、喙肱韧带等韧带结构,构成了肩锁关节、肩胛胸关节及盂肱关节,并覆盖以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小圆肌、喙肱肌、肱二头肌、三角肌等肌肉组织。共同维持了肩关节相对稳定的结构和大范围活动的功能情况。这些组织或结构在长时间的劳损及受寒等因素作用下,产生了慢性的损伤,积累到一定程度在某一特定外因的刺激下,出现局部的疼痛及肩关节各方向活动的首先,即出现肩周炎。

肩周炎在历代中医古籍中又名“肩凝症”“肩胛周痹”“漏肩风”“冻结肩”“五十肩”等多种名称。肩周炎总属中医的痹症范畴,而《素问·痹论》中有载“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因此肩周炎是因为风、寒、湿等邪气侵袭机体,痹阻于经络肢节,气血不通,不通则痛。《素问·刺法论》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机体正气充盈,御邪得当,邪气不能侵袭机体,无法导致疾病。但肩周炎患者多为50岁左右人群,年龄所致,肝肾气血不足,不能充养筋脉骨骼,日久则不荣则痛;气血不足,御邪无力,外邪极易侵袭机体,外来风寒湿邪气入于体内,肩部脉络拘急不展,萎废不用。正如《素问·评热病论篇》提及“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而《类证治裁》亦载:“中年以后,因气血不足,肝肾亏损,筋失儒养,风寒侵袭,经络痹阻,营卫气血不畅, 肩部正邪相搏发为疼痛。日轻夜重,久则肩部肌肉挛缩,活动受限”。且这个年龄层人群劳累日久或生活或运动所致损伤日久瘀结,瘀血痹阻,不能畅通关节,不通则痛。

经络学说对本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亦有丰富的记载及深刻的认识。《灵枢·筋经》篇有云:“足太阳之筋,其病……肩不举;手太阳之筋,其病绕肩脾引颈后痛;手阳明之筋, 其病……肩不举”因此,肩周炎的起病多因手三阳经、足太阳经及足少阳经经脉及其所属经筋、经别相关。而手太阳小肠经又名肩脉,其循行“过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充分展示了本经在肩关节的绕行规律。所谓“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因此在治疗上亦主要集中于这几条经脉的腧穴上。

本证行针灸治疗以肩三针为主,配合肩关节周围腧穴如臂臑、天宗、云门、肘髎、手三里等,以舒筋通络,散寒止痛。

经典病案:

患者王某,女,54岁,退休人员,就诊时间2019年10月8日。主诉:左肩关节疼痛伴活动受限10+天。10+天前患者受凉后出现左侧肩关节疼痛伴活动受限,活动时疼痛明显,受凉后加重,热敷后缓解,无皮肤灼热等不适,在外自行热敷和口服止痛类药物,现疼痛及活动障碍进一步加重,起病以来夜间睡眠欠佳,食欲尚可,大小便已解。肩髃、肩髎、肩贞、云门、臂臑、巨骨、肘髎、手三里、天宗等。选择肩髃、肩髎、肩贞等腧穴中的2个行温针灸,并交替选择其中2组腧穴连接电针,密波,30分钟,每日一次;并在臂臑附近行浮针及埋针治疗,隔日一次。治疗约9次后患者肩关节疼痛不显,各方向活动情况基本恢复正常。

体会:肩周炎的针灸治疗需注意针刺的角度和深度,肩髃以向下刺为主,肌肉跳动为度;肩髎向内刺,透到肩峰下;肩贞透到三角肌里面,肌肉跳动为度;巨骨先直刺,再转向透三角肌方向;肘髎以针感向肩关节放射为度;手三里以针感向下传导为度;天宗以针感向整个肩关节放射为度。治疗过程中可配合患者的运动,如肘髎针刺达到针感向肩关节放射后可嘱患者配合外展及上举活动,如此可快速改善肩关节外展和上举受限情况;针刺手三里出现针感向下传导后可配合患者背伸活动,如此可快速改善患者背伸活动受限情况。肩关节疼痛剧烈,配合浮针加埋针治疗可迅速缓解其疼痛情况,配合温针灸散寒活络,针灸疏通筋络,诸法相配,标本同治,可迅速改善肩关节疼痛及活动受限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