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信息
热门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临床医案及心得体会 > 正文

当前位置:首页 > 临床医案及心得体会 > 正文

医药本同源,发展不离根

发布人:曾宪策名中医 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21/8/2 浏览量: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曾宪策传承工作室

每月心得

   起止时间: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

继承人姓名

刘才英

指导老师姓名

曾宪策

本月跟师临症(实践)主要病种(内容): 医药本同源,发展不离根

本月跟师心得体会(要求理论联系实际,不少于1000字。可附页)

曾宪策主任中药师、执业中医师,从业50余载,学识宏深,融通医药,在辨别中药的优劣真伪、炮制、制作膏丹丸散等制剂,以及望闻问切、辨证、处方等均有独特的见解。

曾宪策极力推崇医药结合,他认为:承古医家、医药融通才是中医药的真谛,中医中药不分家,明医必精药,善药必通医;懂医必须懂药,医师不能只会望闻问切、辨证、处方,还必须学会识别中药品质的真伪优劣、配方、炮制及制作膏丹丸散的方法;学药也必须学医,药师不能只会认药、配药、炮制药、制作膏丹丸散,更应懂得“辨证论治”的内涵,这样,才不失实为一位真正的中医师或中药师。

    传统的中医诊所“前店后坊”,前店看病配药,后坊可根据需要炮制饮片。中医的“医”和“药”当是“合二而一”的紧密结合,融为一体,绝不是 “一分为二”的龋龋独行。医药犹如人之两条腿,缺一而瞒姗翅超。当然须缀言一句,中医专家讲的“医药结合”系指中医的思维方式和行医手段。

    “中医药不分家”,字面上理解,系指中医的诊病用药和治疗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不可分开。“望闻”与  “问切”即中医的“四诊方法”,自古至今,是医生了解患者病情的主要方法。李时珍曰,“上下欲会其全,非备四诊不可”。也就是说,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局部的病变可以从五官、四肢、体表等各个方面变现出来。“欲知其内者,当以观乎外,诊于外者,斯以知其内”。“有诸内者,形诸外”。  “闻其五音别其病”,“望色以润泽为本”,“临病人问所便”,“脉贵有神”……都是难能可贵的经验之谈。  “见病医病,医家大忌”。“望闻问切”是中医的听诊器、X光和C丁手段,各有独特作用,只能融合而辩证。      

“望闻问切”搞清病因病灶之后,接续的当然是治疗。中医的治疗无外乎是理疗和药疗两种惯用的方法。如果说“脏象学说”、“精神气血”是理论基础,那么“发病原因”、“致病机理”则是因人而异“望闻问切”后得出的结论。于是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或对症理疗。其中理疗的方法最为常见并最易见效的不外乎是“经络针灸”和“气功推拿”,目前已然享誉世界,成为中华医药学的瑰宝。

    中医药贵在“药”,用药原则十分讲究。“不明药忌者,不能以除病也。”讲的是谙熟药理;“兵无向导则不达贼境,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说的是精通药性;“用药之道,贵因时、因地、因人,活泼斟酌以胜病为主,不可拘于成见也。”要求的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修而肥者饮剂丰,赢而弱者受药减”。中医真是“攻病如攻敌,用药如用兵,兵在精而不在多”。当下最为时髦的用语是“私人定制”,其实中医药防病治病的信条历来是“私人定制”。这就是“因人而异,对症下药”。

 “中医中药不分家”的最高境界是“辨证医治”,把人视为“完人”,主张系统看待,全面衡量,方可一叶知秋,不是瞎子摸象,以点带面。中医作为整体医学,不仅治疾病,也治未病,拥有独特优势。

指导老师批语:

    承古医家、医药融通才是中医药的真谛,中医中药不分家,明医必精药,善药必通医;懂医必须懂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