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介绍 查看更多

在中医筋伤领域,郭氏筋伤学术流派独树一帜,历经数代传承,积累了丰富的学术经验,为无数患者带来康复希望,也推动了中医筋伤学科的蓬勃发展。

郭氏筋伤学术流派的起源可追溯至明末清初。当时,时局动荡,郭氏先辈从湖北麻城县孝感乡移民至四川威远县龙会镇郭林坳厅堂塆。入川始祖郭绍奇自幼展现出对医学的浓厚兴趣与天赋,十四岁习医,十七岁业医,创...建了“郭氏福善堂药房”,擅长治疗内、妇、儿科及骨科筋伤类病症,凭借精湛医术和高尚医德声名远扬,为流派的诞生奠定了坚实基础。其子郭熙成受家学熏陶,专攻疑难杂症,在荣县创建“博济生”药房,郭氏医道开始以家族医学的形式传承。

专家介绍 查看更多

郭贞卿

郭剑华

郭亮

刘渝松

杨昆鹏

马善治

传承谱系

郭绍奇(创始人),为入川始祖。因明末清初战乱频繁,疫病交加,川人锐减,满清皇朝为填补四川人口,郭氏则由湖北麻城县孝感乡移民四川威远县龙会镇郭林坳厅堂塆。绍奇老祖十四岁习医,十七岁业医并创建“郭氏福善堂药房”,善长于治疗内、妇、儿科及骨科筋伤类病症,由于业精效佳而名扬荣县、威远。

郭熙成为郭绍奇三子,清秀才、贡生。自幼随父绍奇学医,专攻疑难杂症,精习《伤寒杂病论》、《幼幼集成》、《傅青主女科》善长于治疗内、妇、儿、骨伤科病症,在四川荣县创建“博济生”药房,其意以博学之心,济世于人民之生命,自巳在药房坐堂行医。

郭成乐号子韶,行七,是熙成祖第三子。生于清咸丰辛酉年(1861年),故于民国戊寅年(1938年)。成乐公自幼读古书,曾入嘉定府科举考试未中,返乡去雅安天全县开办金矿未果,还乡在其父熙臣辅导下从事中医研究,熟读《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温病条辩》,《针灸大成》精通文史,尤长歧黄之术,对中医、理、法、方、药有独创之处。由于医技高超,医德高尚,求治者众,继承祖业在威远郭林坳回龙塆开办“博济生”中医馆并坐堂行医,享誉川南。

郭贞卿(郭乐成之女),解放前在四川省威远县开办“博济生”医馆,解放后在梓橦县中医院工作,毕业于成都国医学院,得良师李斯炽、邓绍先等先辈的器重,擅长用中药、针灸、点穴、砭木等综合治疗筋伤、内、妇、儿科疑难病症,因疗效卓越而盛名四川,为蜀中女名医。著有《郭贞卿医论集》、《秉烛医话》等。主张药内与药外功夫有机结合,提出, “一个好的中医先生,不仅要有深厚的中医基本功和药内功夫,还应具备一定的药外功夫,只有两种功夫的有机结合,治疗疾病才会有好的疗效。”她的学术思想,直接影响着后世的临床思维,后世治疗疑难病症用综合治疗方法处置,充分发挥中医药内和药外疗法的优势,大大提高临床疗效。

郭显威(郭乐成之子)排行老五,人称郭五老师,解放前在四川省威远县龙会镇开办“博济生”医馆,解放后在咸远县龙会镇医院工作,除精内科杂症外,长于外科,精于膏、丹、丸、散的炼制,对疮疡肿毒外科痼疾疗效极佳,为四川威远县名老中医。

郭懋威(郭成乐子)排行老四,人称郭四老师,解放前在荣县开办“博济生”医馆,解放后在荣县中医院工作,除熟读中医经典外,对《幼幼集成》、《傅青主女科》、《小儿药证直诀》及《审视瑶函》等医籍甚为推崇,长于治疗筋伤、妇、儿科、眼科病症,为四川荣县名老中医。

郭绍卿(郭成乐子)排行老二,人称“郭二老师”,解放前在荣县创建“治安堂”医馆,12岁学古文之余,常为祖父熙成、父亲成乐抄写中医典籍,口诵心记,渐有所悟,对《内经》、《伤寒杂病论》、《针灸大成》、《神农本草经》皆深研细讨,时受父辈点拨遂入国医之门。14岁随父出诊,经父精心传授,面询解惑,平时抄录整理医案,博览医籍。17岁独立行医,善用经方、针灸疗疾,专攻疑难杂症,医道日趋成熟,临证开方药味少而效高,每起沉疴。

郭直道(郭懋威之子),四川省荣县中医院,自幼随二叔郭绍卿和父亲郭懋威学医,长于中医内、妇、儿、筋伤科,临证近60余年,为荣县名老中医。

郭辅明(郭懋威之子),四川省荣县中医院、自幼从事中药加工炮制工作,对膏、丹、丸、散制作甚为熟悉,为自贡市名老中药师。

郭运明(郭懋威之子),四川省荣县中医院,自幼随兄郭辅明从事中药加工炮制工作,对膏、丹、丸、散制作甚为熟悉,现为自贡市名老中药师。

郭剑华(郭绍卿之孙、郭直道之侄)1945年7月出生,1963年毕业于泸州医专中医专业,毕业后随四祖父郭懋威及四姑婆郭贞卿、五叔郭直道临床。在学术思想上继承发展姑婆郭贞卿“药内药外结合”的思想,提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筋伤疾病”学术观点,对诊疗筋伤疾患力专效宏,开创全国中医综合治疗筋伤疾病先河。首届全国名中医,中国科协首席针灸、筋伤科普传播专家,现服务于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任筋伤中心主任,主任中医师(二级)首届全国名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专家、第三、四、五、六、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师带徒导师、成都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针灸学会常务理事、重庆市针灸学会常务副会长、《实用中医药杂志》副主编、重庆市政协委员、重庆市科协委员。先后获重庆市卫生系统十佳优秀医务工作者、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百名中医药优秀科普专家、重庆市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卫生系统职业道德建设标兵、郭春园式好医生、重庆市我最喜爱的健康卫士等称号。

郭亮(全国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郭剑华继承人),制定完成针刀医疗技术国际标准两项。发表《郭剑华中医综合治疗髌骨软化症优化方案》、《腰舒胶囊质量标准研究》、《膝痹消熏洗颗粒药效学研究》等论文数十篇,参编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脊柱骨伤科学》,《郭剑华筋伤症治精要》。申请获批专利两项“一种针刺辅助用进针管”、“一种温针灸的防烫隔热盒”。

刘渝松(全国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郭剑华继承人)参编《脊柱骨伤科学》、《郭剑华筋伤症治精要》,发表《筋舒胶囊抗炎药效学研究》《郭剑华治疗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椎管狭窄案)》《郭剑华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验案》等论文数十篇。

马善治(全国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郭剑华继承人)参编《脊柱骨伤科学》、《郭剑华筋伤症治精要》,发表《郭剑华治疗痉挛性斜颈验案》《郭剑华治疗筋伤疾病经验》《颈舒胶囊质量标准研究》等论文数十篇。

涂燕兵(全国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郭剑华继承人)《郭剑华运用针刺补泻治疗软伤疾病经验举隅》《针刺前后配穴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等。

吴春宝(全国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郭剑华继承人)《郭剑华针灸治疗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经验》《循经针刺与同神经节段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等。

杨瑞勇(全国第六批老中医药专家郭剑华继承人)《郭剑华筋伤病遣方用药经》《大椎穴刺络放血治疗实证头痛25例》《电针联合穴位埋线治疗慢传输便秘气阴两虚证临床研究》等。

雷呜(全国第六批老中医药专家郭剑华继承人)《郭剑华腰痹舒汤治疗寒湿痹阻型腰痛临床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内服配合中药熏蒸治疗颈性眩晕56例》。

汪为(全国第七批老中医药专家郭剑华继承人)《中药熏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康复训练配合针刺对偏瘫患者恢复步行能力的治疗效果》。

胡晓 (全国第七批老中医药专家郭剑华继承人)《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路径变异管理研究》《经筋病针刺方法临床体会》。

杨昆鹏 2015年起师从郭剑华 《复合针刺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的临床观察》《基于“颈腰同治”理论温针灸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针灸辨证治疗顽固性呃逆临床观察》等。

  

  

郭啸(郭亮之子,重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针推专业博士研究生)《电针对膝骨关节炎大鼠膝关节滑膜组织细胞焦亡的影响》。

典型案例 查看更多
腰椎间盘突出症

陶某,男,67岁,系务农人员,重庆市巴南区人。初诊(2024年3月28日):患者因“腰痛伴左下肢胀痛1+月。”前来就诊。患者主诉于1+月前患者晨起后出现腰部疼痛,腰部活动不便,稍行站立及久弯腰时加重,左下肢胀痛明..

腰椎椎管狭窄

邹某某,女,49岁,系自由职业者,四川省广安市人。初诊:(2024年02月11日):患者因“腰臀痛伴右髋及右下肢痛麻加重2月。”前来就诊。患者主诉于2月前因抱娃后出现腰部疼痛,并伴见右臀部疼痛,右下肢后外侧疼痛..

腰椎压缩性骨折

老年性腰椎骨折,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肾气充足则骨骼强健,反之则骨骼脆弱。老年人肾气渐衰,骨骼失养,变得脆弱,容易发生骨折,因此本虚为发病之本,受外力影响,局部微循环受到影响,血液供应不足,气血瘀..

神经根型颈椎病

38岁女性,长期低头伏案劳累,致颈肩疼痛,颈部活动不利,右上肢胀痛麻木不适。随着年龄的增长,颈椎及椎间盘会发生退行性改变。或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风寒湿侵,或外伤,从而引发颈椎病。中医认为,项痹病存在共..

粘连性肩关节囊炎

张某某,女,60岁系退休人员,重庆市渝中区人,患者既往喜跳舞,有劳累史。初诊(2024年02月05日):患者因“左肩疼痛1+年,加重10天。”前来就诊。患者主诉于1+年前患者因跳舞劳累后出现左肩关节疼痛,后背、外展..